Sunday, July 5, 2009

港深文化交流


對很多港人來說,深圳只是一個按摩、叫鷄、浦夜店的地方,但其實這城市有千多萬人口,比香港還多,人口來自全國各地,龍蛇混雜,是個很有趣的地方,很值很香港人了解,但深港兩地的文化交流少得可憐。這星期六我到了深圳出席一個港深獨立紀錄片的活動,放映了部深圳拍的,關於變性人的紀錄片《那該多好》。香港的代表是張經偉的07年作品《歌舞昇平》。前者製作粗糙但取材用心細緻,後者製作認真,鏡頭優美但取材不足,talking heads 太多,兩片的製作某程度上反映了兩地電影工作者的習性與態度,但都不約而同表現出對少眾及弱勢社群的關注,誠意可嘉。以下是有關於活動在深圳商報的報導。

用真实影像 拉近深港距离 深港纪录片工作者周六聚深座谈“影像记录双城志” 本报记者 金敏华

“ 毫无疑问,深港是朝融合的方向在前进。我们需要思考纪录片怎样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和社会功能。”香港出生、祖籍深圳湖贝村,作品在多个国际影展中参展及获奖的导演、编剧张经纬昨天下午兴冲冲地告诉本报记者,他已约得香港纪录片导演钟德胜、张虹等本周六下午两点赶赴深圳参加在雕塑家园圆筒艺术空间举行的“影像记录双城志”座谈会暨深港纪录片工作者交流展映活动。

搭建纪录片合作平台

“我们和深圳本地纪录片工作者常常遗憾深港两地在文化交流上的不足。适逢最近深圳在内地率先实行一签多行政策,让几乎所有深圳户籍居民可以随时来往香港,意味着两地更进一步地融合。加上圆筒艺术空间的鼎力相助,我们感觉到也许是时候做些实际的事,所以就诞生了这个星期六在深圳举行的‘影像记录双城展’,希望集思广益。这当中的可能性实在太多了。”张经纬解释道。

深圳本地的纪录片工作者对这一活动的反响可说出乎组织者意料之外。圆筒艺术空间的冯宇告诉记者,深圳从事纪录片工作的人并不少,但大多散落民间。迄今为止缺乏一个聚合资源、相互交流和进行脑力激荡的固定空间。“圆筒”有心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以此促进本地纪录片人的成长,促进深港两地的互相了解与融合。

纪录片工作者兴奋期待

据了解,包括邓康延、胡野秋、高鸣、白小刺、胡刘斌、吴白桦、陈宏、贾玉川、向阳花等在内的本地纪录片工作者、研究者乃至推广者都将参与这一座谈会。导演、深圳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李亚威对这一活动极表支持。正在参与筹划深圳一个DV大赛的越众影视公司董事长邓康延近年的工作重心已转向影像作品,他即将推出的下一部纪录片是《六十年·三地歌》。他希望目前进行的这个DV大赛也能有香港人的视角进入。反过来,“既然深圳户籍居民能随时来港,那么他们纪录片镜头下的香港会是怎样呢?通过香港一些组织的穿针引线,他们拍到的香港社会题材作品,可能跟香港本土作者的很不一样。同样,香港的纪录片工作者亦可以通过更多的深港沟通而找到一些在香港没有的题材。非常期待这种交融之下产生的片子。”张经纬有几分兴奋地期待。

“发现”转变中的城市

当天下午的活动将放映两地纪录片工作者的两部作品。一为深圳作者贾玉川拍摄的纪录片《那该多好》,一为香港导演张经纬的作品《歌舞升平》。《歌舞升平》片长73分钟,是张经纬的第一部长篇纪录片,拍于2007年,曾在第32届香港国际电影节(2008)国际竞赛单元、韩国首尔独立电影电视节(2008)非竞赛单元、第一届加拿大Richmond新亚洲独立影像展(2007)等展映。

“《歌舞升平》去年一整年在香港平均每月三场不停地举行放映会,让此片深入到香港各个大学以及中学,甚至走入天水围小区。若然能扩大到双城的规模,在题材及影响力上肯定更能放大。”张经纬说道。

而深圳本身伟大的城市化进程事实上也给纪录片工作者提供了诸多题材。“加冕‘设计之都’后的深圳设计师生存状况何如?淹没在北方移民大潮中的本地原住民有什么样的新苦痛和困惑?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深港人’,有着怎样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家庭和感情?”冯宇表示,举办这次座谈会的目的正是要“鼓励普通市民记录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希望公众可以透过寻常百姓的眼睛,去重新‘发现’正在转变中的城市。”

No comments: